IM体育以《山海经》作为AI影视开篇,制作人陈坤说他更关心成本 | 电厂
发布时间:2024-10-19 15:04:24 来源于:本站 点击(60)

IM体育2023年12月,从业20余年的影视从业者、“星贤文化”创始人陈坤(网络ID:闲人一坤)用AI工具生成了一个山海经题材的电影预告片,引发了行业热议。在简介中他写道“人人都能自己做大片的时代不远了”。

用这个预告片,他吸引来快手“星芒短剧”的合作意向。7月13日,双方合作的系列短剧第一部《山海奇镜之劈波斩浪》在快手上线,至今播放量突破了5000万。

9月19日,「电厂」记者在他北京的家中与他聊了一下AI与影视。

在混杂着英伟达Geforce 4090显卡、中国传统香炉、钢铁侠头盔、黄财神画像等种种元素的工作间里,他说作品并不完美、日常还会亲自下场给用户解释产生画面质量问题的原因;但也不吝表露某种笃定“我要的是ToB,不在乎(ToC)流量”、被批评AI作品“没有灵魂”时,他的反应是“能给到好看的东西,管你是用什么工具做的?”

以下是和他的对谈。为便于阅读,「电厂」进行了必要的编辑:

20年经验的综艺制作人,开始为AI兴奋

Q:讲讲你的职业成长路径?

A:我是北京广播学院毕业,最后一届拿北京广播学院毕业证的本科生,之后它就改名叫中国传媒大学了。

最开始在中国教育电视台工作,又去了公司一段时间,后来进了中央电视台;从中央电视台出来,去灿星文化工作了三年,做了《中国好声音》《了不起的挑战》什么的;再去华策影视,主要是在张艺谋导演的节目《跨界冰雪王》,担任执行总导演。

华策出来去了优酷,在优酷又工作了三年。可以说,过往20多年的从业经验里,主要是在做综艺。

到2022年,从优酷出来,开始自己创业了。

Q:但你的公司“星贤文化”是在2022年成立的,那时候大模型还没有出来,最开始的方向是?

A:我们一开始还是做了一些传统影视的项目,比如河南电视台2022年的春晚,还有河南台一些节气“奇妙游”的项目、安利的大型全球年会,等等。

只不过从去年从下半年开始,看到了AI的趋势,之后在今年把我们的整体业务全都调到AI赛道。传统影视那边,除了原来没做完的一些遗留项目以外,不再接新业务了。

Q:看到AI视频的可能性后是什么心情?

A:看到这些东西当然是很兴奋。

大年初七Sora出来,我一夜没睡,一直在刷Twitter。那时候我们觉得今年应该能做AI广告了。

后来我其实最早被Pika的片子启发,Pika做的马斯克穿着宇航服、奶牛在天上飞的demo。那个片子让我看到了AI影视的可能性。

Pika demo截图奶牛在天上飞 Q:你在兴奋什么?或者说,凭什么可以抓住这个机会?

A:因为我看过长视频起高楼,看过长视频的楼塌了。我是一个在长视频时代活得非常好的人,比如《这就是街舞》当时是优酷的一个S级项目。那时候抖音刚出来,我们都没太关注到。

但是长视频的楼一夜之间就塌了。这时候我再想去看短视频,发现自己看不懂短视频逻辑。

当时有多后悔,在AI起来的时候就有多努力,甚至刚开始做时候我天天凌晨4点睡。

Q:前段时间看到《山海奇镜之劈波斩浪》在快手播放量破5000万,现在又过了一段时间,有什么新成绩吗?

A:没有。因为短剧都是这样的,它有一个推广期,过了推广期以后,长尾不会很好,所以我觉得播放量也很难有新的高潮。

Q:这个符合预期吗?1-10分给《山海奇镜》打几分?

A:我觉得5000多万播放量已经算很好了,因为它是一个新物种,之前的短剧大量集中在战神霸总娇妻萌宠,我们做的玄幻AI是一个全新的赛道,存量用户没有那么容易接受。 但是我认为对平台方来说,他们也希望在存量的基础上能够新增量,这可能是他们愿意尝试的原因之一。

打8分吧,有达到设想的目标。

“用AI长板,去打传统影视短板”

Q:这可以引申出一个大家关心的问题,《山海奇镜》的选题理由是?因为如果用AI做一个“美女智斗恶婆婆”“废柴逆袭成龙王”这种题材,它更容易爆、在 AI创作的难度上面也更低。

A:我本质上不是想做短剧,我不是短剧从业者,只不过是因为一些原因选择了短剧。

首先,现在的AI做影视的能力比较有限的,我认为它可能现在也就是传统影视能力的20-30%。所以做长剧会有困难,而短剧是在现在的技术条件下比较现实的选择。

其二如果我往“美女和恶婆婆”这类爆款题材做,我就是在用AI影视的短板去打传统影视的长板。所以我得思考AI影视的长板、至少是相对的长板在哪?

或者,传统影视短板在哪?在CG(计算机动画)预算的有限性上。

当年我在张艺谋导演做《长城》的时候,我问过他为什么不把饕餮做得更智能一些,比如做成异形那样?他的回答是我们要遵循游戏规则,CG上的预算就这么多。

Q:刚说的是为什么不做爆款题材,那为什么要做山海经?

A:在最初在选择到底做什么的时候,其实很简单,就看传统影视短板——玄幻和科幻。这两条赛道选其中之一,选哪个?很简单,问我妈就行,做用户调研。

问我妈说,如果你把地球装个发动机驱离太阳系,我妈觉得很疑惑;但是你跟她说孙悟空从石头里蹦出来,她很好接受。所以科幻这个事情是有门槛的,玄幻这件事情没有门槛。对于从小看《西游记》的中国人来说,自然能接受很多玄幻的设定。

往玄幻里再去看有什么能做的,从传统文化里去找到《西游记》《封神榜》《山海经》……

83版西游珠玉在前,乌尔善导演的《封神1》是重磅佳作,后面还有《封神2》。那我就做山海经吧。

Q:没想到是一个完全产品经理式的思考,我以为其中有你个人的什么情节。

A:当然我自己也挺喜欢这些神神怪怪的东西,比如说你看我这个桌子上,香炉是麒麟,这是机械的魔鬼鱼,你背后那是黄财神、孙悟空。

这些东西从小就看,是一代人的共同记忆,所以我把它映射到生活中很正常。

摆放在陈坤家中工作间的麒麟香炉 另外《山海经》有什么好处呢,它基本上是个百科全书,里面文学性的东西很少,但有大量对怪物的描写:长啥样、什么颜色、几个脑袋几个嘴……

这种很简单的描述,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创作库,去自由创作世界观让它成立。

“用1/4的成本做到传统影视1/2的效果,也是OK的”

Q:你对AI影视很有信念感,但没人给你泼冷水吗?

A:当然有,比如我的同事朱少华导演,最开始《山海奇镜》的预告片找他一块做。他当下没言语,但后来说,其实那时候他有点犯嘀咕“整这玩意,有什么用?”直到后来预告片效果爆了,因为看见、所以相信。他现在也是公司AI业务的骨干。

还有我去参加论坛的时候,会有老前辈说AI影视作品“没有灵魂”。

我心想为什么要有灵魂?它就是个工具,难道摄像机有灵魂?Vision Pro有灵魂?

作品有没有灵魂和工具关系不大,跟导演本身有关系。

我要的是好看的东西,我要的是好看的故事,我要的是好看的效果,我要的是震撼的特效。能给到这些东西,管你是什么工具做的?

这就像耕地用锄头还是联合收割机,只不过现在的AI还是把锄头,没进化成收割机而已。但每天的技术都在革新,比如今天(9月19日)快手可灵的1.5版就放出来了。

我们在这么一个环境当中,每一天只会比前一天好过。

Q:没有灵魂是形而上的指责,但确实也有很多具体的效果问题。比如我看的时候觉得男主角的脸一会儿像王大陆、一会像肖战、一会像侯明昊,比如这个故事的情节其实极其简单,等等。

A:你这骂得都很温柔了,在B站上有人说“我在这个男主角的脸上看到了人山人海”,真损哈哈哈哈哈。我还去给他留言解释为什么会这样,我们的人物一致性没有做到非常好。

《山海奇镜之劈波斩浪》男主角李行舟 《山海奇镜》不是一个完美的作品,但我希望我们能呈现出什么?技术的边界。

剧里有一个水神和火神打架的画面,我们换不同的提示词跑了100多遍,最后结果还是不完美,但是我还是把它放进去了。

用传统的CG当然能做更好的效果,但是我没有。我想说的是,要很清晰清楚地认识到,现在AI的技术,和传统的CG能达到的效果间还是有很大差异的,但是如果我能用1/4的时间、1/4的价格,达到哪怕1/2的效果,是不是也OK?

Q:所以《山海奇镜》的团队情况是?

A:就算现在做一个短剧,剧组从前期到后期最少也得50个人,但是我们《山海奇镜》这个片子从前期到后期10个人。

10个人里有执行导演、编剧、后期、配音、配乐,还有AI生成组。AI生成组分文生图的、图生视频的。

“汽车让马车夫失业了,但催生了司机”

Q:引入AI的工作流,和传统影视的工作流有什么不一样?

A:传统影视供应链极其成熟。影视公司除了签约导演、制片之外,摄像、灯光、舞美、服化道这些全都是外包的供应商。有项目了,找供应商过来插拔式的合作,拼成一个团队。

但AI影视是全新的产业,我们要不断摸索和改进自己的工作流,现阶段就是“文无定法”。

喜欢一成不变的人可能会觉得很痛苦,但我本身就是喜欢变化的。

《山海奇镜》共工形象 Q:你怎么去驱动员工也拥抱变化?毕竟他们大多是传统影视行业出身。

A:提高人效。我会给到大家更多的激励。

传统影视项目人效比没有AI影视项目高。举个例子,做《这就是街舞》的时候,有一天我问制片主任说咱们到底有多少人?他说多少人我没算过,但是今天中午订了1000份盒饭——它是一个极其庞大的组织。

但现在借助AI,人效比提升了,公司赚的更多,员工们赚的也更多,不是好事吗?

Q:老生常谈的问题,是不是有人被AI取代了?是谁?

A:汽车取代了马车,车夫没了,但是产生了新的职业司机,是吧?AI也是一样的。

而且未来即便AI影视和传统影视水平齐平的时候,也会有传统影视存在。就像今天数字机已经几乎在各项性能上超越了胶片机,但是还有像诺兰这样的导演很喜欢用胶片机拍摄。

如果说具体的岗位,可能影响到了分镜师吧。不是每个导演都有美术基础的,之前导演把分镜头写完后,分镜师会根据导演写的场景描述,把它画成一张张的图。

但是现在我们借由大语言模型、文生图模型的能力,已经可以做到导演本人就把分镜图生成出来。

“做AI影视,组织变革难融资更难”

Q:聊到这里,帮我总结一下做成或者做好一个AI影视作品的几个要素?

A:最重要的是,脑子里要有系统性思考、构建一个好故事的能力,而不是纯靠灵感。

艺术家当然是需要灵感的,但就像哪位作家说过:“没有职业作家是靠灵感创作的,我们靠的是方法。”(经查,香港作家倪匡曾言“业余作家可以靠灵感写作,职业作家不行,灵感不来肚子还是会饿”)

再往后其实要对AI技术有了解,学会自己上手做。今天,我可能不用自己去文生图、图生视频。但是如果碰到了难题,我亲手做一定比别人做好。

《山海奇镜》鲛人形象 Q:好像还少了两点:你刚刚多次提起的组织变革和配合,以及钱。

A:组织变革,这太难太难了,找钱更难。

Q:找钱很难?但是今年6月份,你刚拿了大模型创企爱诗科技的融资。

A:这个完全是一个朋友式的支持,种子轮,因为我们可以说互相成就。

最开始《山海奇镜》的预告片是用爱诗科技的PixVerse做出来的。爱诗投资的时候,我连《劈波斩浪》的短剧都还没做。

我们双方也有非常明确的沟通,我们不会因为拿了投资就只用爱诗的模型,彼此对这一点都认可。

现在我也在筹划新一轮的融资。

“打造AIIP世界观”

Q:业务端,接下来要怎么做?

A:我们未来要做的是“AIIP”的概念。

原来我们在做一个IP的时候,我们可能得先从一个内容形态出发,比如电影或游戏,然后再去做后续开发。

未来借由AI的降本增效,能够同时且多样态地推出IP,更多触达内容消费者。

所以我们未来会做什么?首先《山海奇镜》这个IP会继续开发,可能不仅仅在短剧端,还同时考虑其他的内容形态,我要实践AIIP的这个东西能不能行得通。

还有一部分会借力,比如说我们现在正在跟星爷周星驰的公司,合作两个动画类的IP。计划一个放在国内,一个放在国外。

我们现在其实极少接商单。纯商业化的东西,可能要靠广告公司的另一套逻辑来实现。作为一个内容公司,未来的发展一定是靠自有的IP价值。

Q:之前的数字人、元宇宙等等概念之下,也涌现出一些可被称为IP的内容,比如AI女团男团、洛天依等等,这些和你定义的“AIIP”重合吗?或有什么不同?

A:这个问题,我昨天见字节投资部的人,他也问到了。

你说它是不是IP?显然是的,但是这种IP更像传统艺人的运营,在打造的过程中也在不断强化“个人”的概念,让虚拟的人物更受大家的喜欢。

相比更聚焦在一个虚拟的人物上面,刚才我们说的IP是世界观、是一个逻辑,这个是最大的不同。

Q:可以再解释下?听起来好像在说“西游记的IP价值大于孙悟空的IP价值”?

A:是这个意思,但是西游记、孙悟空因为超过100年了,已经没有版权了。

就像是漫威宇宙的IP价值大于黑寡妇,我想说的AIIP是一个宇宙观、一个故事内核。

只要把一个东西做的有影响力,它能够产生辐射价值。艺术品只要有衍生价值,它就是IP,所以关键在于它能不能被泛化,被接受的程度到底有多少。

《山海奇镜》九婴形象 Q:你之前说过,现在有很多爱好者或者准专业创作者在接触AI生成视频,对他们有什么建议吗?

A:很难给建议,因为我不是准专业创作者,我们的路径是很不同的。我也不是一个追流量的人,流量对我而言用处不大。

Q:流量对影视作品来说怎么会没用?

A:我希望的是,做出来的作品有流量,而不是现在有什么有流量我就做什么。我也不关注我的粉丝量级。

现在各大短视频平台上,很多准专业创作者在用AI创作,比如我看到有人做一个海参踢球的小片子调侃国足,肯定有人看。

但我并不需要在某个平台上成为百万大V,我又不卖课。我要做ToB,要现在牌桌上能做决定的人的认可。

Q:从外行学习AI的角度,我想和你取经,怎么才能迅速学会用AI工具。

A:其实大家在用AI的时候,最难的是你自己心里这道坎,你会觉得这玩意挺难的、这是技术应该挺高深的、这个东西要充值花钱的。

但是我想说这都不是理由,中国有两所很好的大学推荐你去上——b站和小红书。对什么感兴趣就去搜索,看谁的点赞量最高、播放量最高,看他的大概率没错。以及试用模型产品的时候,该付费付费。

Q:最后,《山海奇镜》第二部什么时候上线?

A:我觉得第一部做得还是比较浅,第二部要做稍微深一点,会让大家有一点回味。我们的本子已经定了,另外我们还希望第二部能把商业化跑通。

所以第二部上线,可能是等到有客户进来。或者等到我看到了大的技术迭代,我也会主动去推动。

注:除特别标注外,文中图片来自《山海奇镜》。

 

 

卓 美 · 企 业 品 牌 策 略 助 推 者